一、学校概况
南京工业大学作为一所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高等学府,其办学渊源可追溯至1902年创立的三江师范学堂。2001年,原化工部南京化工大学与原建设部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强强联合,组建成为今日的南京工业大学。学校现已成为国家"2011计划"首批牵头高校,并入选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
学校学科实力雄厚,拥有1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2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经济与管理学院作为学校重点建设的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16人,各类在校生3000余人。学院拥有工程建造与管理二级学科博士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MBA、MEM、MPAcc、MF等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形成了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
二、项目定位
2026年南京工业大学MBA项目采用非全日制培养模式(专业代码125100),标准学制3年。项目秉持"创造美好、改变未来"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校优势学科群的支撑作用,依托国家2011协同创新平台,整合科技园、产业园、创业示范园等优质资源,致力于培养知识结构完善、人文素养深厚的中高层职业经理人和项目团队领导者。
该项目在2023年度中国商学院发展论坛暨教育盛典中荣获"中国商学院最具特色MBA项目"称号,彰显了其卓越的办学质量和社会认可度。
三、办学特色
百年学府底蕴
南京工业大学具有百年办学历史,凭借"顶天立地"的科学研究成就,被誉为创新创业的摇篮和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的典范,形成了备受瞩目的"南工大现象"。
学科交叉优势
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科门类齐全,MBA、MEM、MPAcc、MF等项目实现课程资源共享,校友网络互通,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平台和发展机会。
产教深度融合
优选校内外优秀师资,实施双导师制培养模式。通过案例教学、案例大赛、企业移动课堂、企业家讲堂等多种形式,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平台资源丰富
共享国家知识产权(江苏)基地、国家大学科技园、江苏省科技创新协会、南京市大学生创业示范园等优质平台资源,拓展学生视野。
四、项目设置
2026年MBA项目采用非全日制学习方式,设置多个特色研究方向,包括:
战略与营销管理
金融与财务管理
物流与电子商务
人力资源管理与领导力
科技创新与创业管理
建设与房地产管理
项目采用弹性双休日集中授课方式,寒暑假不安排课程,充分兼顾在职学员的工作需求。授课地点设在丁家桥校区或江浦校区,为学员提供便利的学习环境。
五、招生计划
2026年招生计划以学校研究生院正式公布为准。
六、报考条件
申请者需满足以下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要求
学历及工作经验要求(截至2026年9月入学):
大学本科毕业,具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
大学专科毕业或本科结业,达到同等学力要求,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
硕士或博士毕业,具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
七、课程体系
项目构建了完善的课程体系:
公共课程模块
包括科学社会主义、商务英语等基础课程
核心课程模块
涵盖企业伦理与社会责任、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组织行为学等专业核心课程
方向选修课程
提供工商管理案例、技术创新管理案例、消费者行为学、证券投资学等特色课程
实践应用课程
包括素质拓展训练、企业家讲堂、移动课堂、企业运营管理模拟等实践环节
八、学费标准
非全日制MBA项目全程学费9万元,分三年缴纳。学校设立"知合奖学金",奖励10名一志愿报考的优秀考生,每人奖励5000元。
九、学制安排
标准学制3年,其中课程学习约2年,第3年进入论文阶段。实行弹性学制,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5年。
十、报考流程
网上报名
2025年10月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报名
网上确认
2025年11月按要求完成报名确认
全国联考
2025年12月下旬参加管理类联考
复试安排
2026年3-4月学校组织复试
十一、考核方式
初试科目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200分)
英语二(100分)
复试内容
包括政治理论、专业综合、英语能力测试和综合素质面试等
十二、录取办法
根据考生初试和复试总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
十三、学位授予
学员在规定年限内修满学分,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经学校审核批准,授予南京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证书。
十四、项目优势
深厚办学底蕴
百年学府传承,教学质量有保障
学科交叉融合
多学科支撑,培养复合型人才
产教深度融合
校企协同培养,强化实践能力
平台资源丰富
共享优质资源,拓展发展空间
师资力量雄厚
校内外优质师资协同指导
学习方式灵活
弹性授课安排,兼顾工作学习
南京工业大学MBA项目凭借其鲜明的办学特色、优质的教学资源和完善的培养体系,为学员提供卓越的管理教育体验。我们诚挚欢迎有志于提升管理能力的专业人士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