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校实力与学科优势
东南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成功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名单。学校在工程管理领域具有深厚的办学积淀,工程管理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早在1999年就首批通过国家级专业评估(全国仅六所高校获此殊荣),并成功通过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RICS)国际认证。
MEM项目由交通学院和土木工程学院联合培养,充分整合管理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和交通运输工程等优势学科资源,重点聚焦智慧低碳交通、智能建造等前沿领域,致力于为大型工程项目、工程承包企业及政府部门培养高层次复合型管理人才。
二、项目概况与培养模式
2026级MEM项目采用非全日制培养模式(专业代码125601),基本学制为3年,最长可延长至4年完成学业。项目根据培养学院不同实行差异化学费标准:
交通学院MEM项目全程学费为11.4万元,分3年缴纳;
土木工程学院MEM项目全程学费为9万元,同样分3年缴纳。
项目授课以南京校区为主要教学地点,部分课程和实践环节安排在深圳完成。教学安排充分考虑在职人员特点,采用周末授课或集中授课的灵活方式。项目实行定向培养模式,学员入学时不调转个人档案。
三、项目特色与优势
学科交叉融合
项目充分发挥东南大学多学科优势,深度融合智能交通、土木工程与管理科学,开设智慧低碳交通、智能建造等前沿方向课程,培养学员跨学科思维和综合管理能力。
国际认证体系
项目通过RICS国际认证,毕业生可直接申请IPMP国际项目经理认证,为学员职业发展提供国际化通行证。
产教深度融合
与中建三局、华电集团等知名企业共建实践基地,合作开发6篇入选全国百优案例的教学资源,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实践紧密结合。
弹性学习制度
实行灵活的学制安排,优秀学员可申请提前毕业,特殊情况可延长至5年完成学业,充分满足在职学员的个性化需求。
四、研究方向与招生计划
研究方向设置
交通学院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智慧低碳交通基建项目管理、智慧低碳交通系统项目管理;
土木工程学院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智能建造与工程管理、基础设施韧性与安全管理等(具体研究方向以学校官网公布为准)。
招生规模
2026年计划招生人数为:
交通学院非全日制MEM项目约100人;
土木工程学院非全日制MEM项目162人(含多个细分方向)。
五、报考条件与资格要求
报考者需满足以下学历和工作经验要求(截至2026年9月入学前):
大学本科毕业并具有3年及以上工作经验(2023年9月前获得毕业证书);
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并具有5年及以上工作经验(2021年9月前获得毕业证书);
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并具有2年及以上工作经验(2024年9月前获得学位证书)。
此外,考生需通过思想政治素质考核及身体健康检查,确保符合国家规定的录取标准。
六、课程体系与学分要求
项目构建了完善的课程体系,包括:
核心课程(24学分):涵盖工程管理基础理论、人工智能原理与技术等基础理论课程;
方向课程(16学分):按交通、土木等专业方向模块设置特色课程;
实践课程(5学分):包括企业诊断、案例竞赛、海外研修等实践环节。
课程设置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案例教学和项目实践,着力培养学员解决实际工程管理问题的能力。
七、报考流程与考试安排
全国统一考试流程
网上报名:2025年10月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完成报名;
全国初试:2025年12月参加管理类联考(满分200分)和英语二(满分100分);
学校复试:2026年3-4月进行,包含专业课笔试(如交通工程基础)和综合面试(中英文)。
八、录取规则与证书授予
录取办法
学校按照"初试总分÷3×60% + 复试成绩×40%"的计算公式得出考生总成绩,根据招生计划从高到低择优录取,录满为止。
学位授予
学员在规定年限内修满规定学分,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经学校审核批准后,授予东南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注明非全日制)和工程管理硕士学位证书,学历学位信息可在教育部学信网查询。
东南大学MEM项目凭借其深厚的学科底蕴、优质的师资力量和创新的培养模式,为工程管理领域培养了大量高层次人才。项目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调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培养,为学员职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