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院校概况
吉林大学属于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之一,位列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序列。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46年,1960年即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大学,1984年成为首批设立研究生院的22所高校之一。2021年,学校整合原商学院和管理学院资源,成立商学与管理学院,现拥有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等四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汇聚了一批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和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在案例教学领域成果显著,多篇案例入选"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
二、项目沿革
吉林大学MBA项目自1997年创办以来,历经二十余载深耕发展,已累计培养逾万名优秀管理人才。2026年招生将涵盖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培养类型。全日制项目实行两年基本学制,要求全脱产学习;非全日制项目同样采用两年学制,提供周末班和集中班两种授课方式,满足不同学员的学习需求。
三、培养特色
项目依托学校综合性学科优势,着力打造"科技金融"、"数字文化产业"、"智能财务会计"、"数智管理"及"高端装备智造"等特色微专业方向,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创新案例教学等途径,全面提升学员的实战能力。目前已在杭州、苏州、珠海、郑州等多个城市设立实践教学基地。
项目具有以下突出优势:
卓越的性价比:非全日制项目长春本部学费仅为10万元,在985高校中具有明显价格优势;
高效的学制安排:基本学制2年,属国内MBA项目最短学制之一;
灵活的教学模式:非全日制项目提供周末班和集中班,异地班采用每月两次周末集中授课;
国际质量认证:通过AMBA&BGA国际认证,课程体系兼具国际视野与本土特色;
优质的就业资源:毕业生深受央企、金融机构及东北地区龙头企业青睐,部分学员实现薪资增幅超80%。
四、项目设置
2026年MBA项目具体设置如下:
全日制MBA:授课地点为长春校区,全程学费8万元,采用周一至周五全脱产学习方式;
非全日制MBA(长春本部):全程学费10万元,提供周末班/集中班两种选择;
非全日制MBA(异地班):覆盖杭州、苏州、珠海等地,全程学费14.98万元(含实践管理费),采用每月两次周末集中授课模式。
五、招生计划
2026年计划招收全日制MBA约20人,非全日制MBA约650人。实际招生规模将根据教育部最终下达计划进行调整。
六、报考条件
报考者须满足以下条件:
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学历及工作经验要求(截至2026年8月31日):
大学本科毕业满3年(2023年9月1日前获得毕业证书);
专科毕业满5年(2021年9月1日前获得毕业证书);
已获硕士/博士学位满2年(2024年9月1日前获得学位证书)。
非全日制项目仅招收定向就业考生,录取前须签订定向培养协议。
七、培养体系
课程体系由三大模块构成:
核心课程:包括战略管理、管理经济学、会计学、财务管理、数据模型与决策、市场营销管理等基础课程;
方向课程:按微专业方向开设特色课程,如科技金融方向的区块链技术、数字金融风险管理,数字文化产业方向的文化IP运营、数字化营销等;
实践环节:通过企业参访、管理案例竞赛、创业模拟沙盘等实践活动,强化学员实战能力。
八、费用与学制
学费标准:
全日制:8万元/人(全程)
非全日制(长春):10万元/人(全程)
非全日制(异地):14.98万元/人(全程)
学费一般分两次缴纳,首次缴纳总额的50%。全日制学制2年,最长学习年限3年;非全日制学制2年,最长学习年限5年。
九、报考流程
预审申请:2025年8月起可提交材料(可选步骤);
网上报名:2025年10月8-25日登录研招网报名;
网上确认:2025年11月上旬完成材料提交;
全国联考:2025年12月下旬参加管理类联考;
学校复试:2026年3-4月组织复试。
十、考试安排
初试:
科目: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200分)、英语二(100分)
时间:2025年12月下旬
复试:
时间:2026年3-4月
内容:政治笔试、管理案例分析、综合面试(含英语口语测试)
十一、录取办法
按照总成绩择优录取,总成绩计算公式为:(初试总分÷3)×60% + (复试总分÷3)×40%。政治或管理案例分析未达60分、综合面试低于60分者不予录取。
十二、学位授予
学员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后,授予吉林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注明学习方式)和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