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校实力与办学底蕴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作为教育部、外交部、文旅部与北京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外语类高校,拥有56年深厚的商科教育积淀。学校始终秉承"明德、勤学、求是、竞先"的校训精神,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凭借在管理学、经济学、语言学等多学科领域的优势资源整合,学校已建立起一支高水平的教学师资队伍,为MBA项目提供了坚实的学术支撑。
二、项目定位与培养目标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MBA项目充分发挥"外语+商科"的交叉学科优势,着力打造"国际商务管理+文旅产业运营"的特色培养方向。项目旨在培养具备家国情怀、社会责任、诚信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高端管理人才,使其兼具深厚的专业基础、扎实的实践能力、宽广的国际视野和熟练的跨文化沟通能力,能够熟练掌握并应用数字化技术解决实际问题。2026级计划主要招收非全日制MBA学员。
三、项目特色与核心优势
国际化办学特色
项目拥有高水平的国际化师资队伍,多数专职授课教师具有国外留学或访学经历。学校与众多国际知名商学院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为学员提供丰富的境外学习和实践机会。课程设置突出"语言+管理"特色,部分课程采用英文原版教材或双语教学模式,确保学员在国际化环境中获得全面提升。
产教深度融合
项目与文旅、外贸等行业领先企业建立深度合作,拥有丰富的实践教学资源和行业案例库。创新实施"双导师制",为每位学员配备校内教授和企业高管双导师,实现理论指导与实践培养的有机结合。
灵活培养模式
充分考虑在职人员的学习需求,提供周末班和集中班两种授课方式。学员可根据自身工作情况选择适合的学习模式,实现工作与学习的平衡。
四、项目设置与培养模式
培养类型
2026年招收非全日制学员(定向就业),学制2.5年,实行弹性学习年限,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5年。
授课安排
提供两种灵活的授课方式:
周末班:每月2个周末,周六日全天授课
集中班:每月集中授课1次,每次4-5天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国际企业管理、国际财务管理等,充分体现学校的国际化办学特色。
五、招生计划与报考条件
招生规模
2026级计划招收非全日制MBA研究生80人左右。最终招生名额以教育部正式下达的计划为准。
报考资格
申请者需满足以下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身心健康
学历及工作经验要求(截至2026年9月入学前):
本科毕业满3年(2023年9月1日前获得毕业证书)
专科毕业或本科结业满5年(2021年9月1前获得证书)
硕士或博士毕业满2年(2024年9月1日前获得学位证书)
非全日制项目仅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录取前需签订定向就业协议。
六、课程体系与教学特色
公共必修课程
涵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商务英语、人工智能导论、跨文化交流、第二外国语、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等基础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
包括会计学、公司理财、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组织行为学、国际商务管理、管理经济学、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等专业课程。
特色选修课程
开设国际财务管理、运营管理、企业伦理、公司治理、企业创业与创新管理、管理信息系统-大数据赋能与模式创新等课程,同时设置跨文化商务沟通、国际会展管理等特色课程。
实践教学模块
通过企业参访、案例研讨、移动课堂、国际交流等多种形式,强化学员的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
七、学费标准与学习保障
学费标准
非全日制MBA学费为12.8万元/全程,支持分三年缴纳,有效减轻学员的经济压力。
八、报考流程与录取规则
报考时间安排
网上报名:2025年10月
网上确认:2025年11月
全国联考:2025年12月下旬
学校复试:2026年3-4月
考试内容
初试科目: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满分200分)
英语二(满分100分)
复试内容包括政治笔试、个人面试和小组讨论等,重点考察行业认知和沟通协调能力,同时进行英语听说测试和案例分析。
录取办法
采用综合成绩评定方式:
总成绩 = 初试成绩(百分制)×60% + 复试成绩×40%
学校根据招生计划,综合考虑考生成绩、思想政治表现和身心健康状况择优录取。
九、学位授予与职业发展
学员在规定年限内修满规定学分,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后,授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注明非全日制)和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证书。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MBA项目凭借其独特的外语优势、国际化的办学特色和创新的培养模式,为学员提供了卓越的发展平台。项目注重外语能力与商业管理的深度融合,强调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培养,为学员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职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