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同等学力 在职硕士 在职博士 双证硕士 MBA 招生动态 报考常识 考试信息 政策法规 招生院校 招生专业 MBA联考 联系我们
欢迎你来到中国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15001148159

2026年在职研究生网发布最新报考条件、报考时间及流程

  面对白热化的社会竞争与职业就业情况,越来越多在职人员加入在职考研深造大军以提升核心竞争力。目前2026年在职研究生报考工作启动在即,好多学生想了解在职研究生考试情况,以下具体介绍下2026年在职研究生网发布最新报考条件、报考时间及流程。

  一、同等学力申硕(灵活上课,先学后考)

  (一)报考时间

  同等学力申硕的报考流程分为课程班入学和全国统考两个阶段。课程班入学通常采用全年滚动招生模式,院校根据招生计划“招满即止”,考生可随时提交申请材料。全国统考报名时间则集中在每年3月,考试时间在5月。2026年同等学力申硕统考预计于3月进行网上报名,5月举行考试。

  (二)报考条件

  同等学力申硕的报考条件分为课程班入学条件和申硕统考条件两部分:

  课程班入学条件:考生需具备大专及以上学历,包括全日制、自考、成考、函授等国家承认的学历形式。部分医学类专业学硕(如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要求本科毕业并获学士学位,且正在接受或已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申硕统考条件:考生需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满3年,或已获硕士、博士学位。境外学历需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医学类专业还要求本科专业与申请专业一致,并在规培期间或已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且申请专业需与规培专业严格一致。

  (三)报考流程

  课程班报名:考生登录院校官网提交材料,包括身份证、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如有)、近期免冠照片等。部分院校可能要求单位推荐信或科研成果证明。审核通过后,考生缴费入学,学制一般为1.5-2年,需修满14-18门课程并通过结业考试。

  全国统考报名:符合申硕条件的考生在每年3月登录“全国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管理工作信息平台”报名,5月参加考试。考试科目包括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等)和学科综合,部分专业仅考外语。

  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统考通过后,考生需在1-1.5年内完成论文撰写,并通过答辩。答辩通过后,院校授予硕士学位证书,该证书与全日制硕士学位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学信网可查。

  更多有关招生院校、专业及学制学费详情请查看:同等学力申硕招生简章。

  二、非全日制研究生(全国统考+院校复试)

  (一)报考时间

  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报考流程包括网上报名、网上确认、初试、复试和录取等环节。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网上报名:2026年非全日制研究生网上报名时间为2025年10月16日至10月27日,每日9:00-22:00。考生需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完成报名,填写个人信息、报考院校及专业等。

  网上确认:网上确认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确定,一般在11月中上旬。考生需提交身份证、学历证书、工作证明等材料,部分省份还要求提供社保缴纳证明或户口本。

  初试:初试时间为2025年12月20日至21日,每日8:30-11:30,14:00-17:00。超过3小时的科目(如建筑设计)安排在12月22日。初试科目包括政治、英语、业务课一和业务课二,具体科目根据报考专业确定。

  复试:复试时间由各院校自主组织,一般在2026年3月至4月。复试内容通常包括专业课笔试、综合面试和英语口语测试。

  (二)报考条件

  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报考条件因专业而异,主要分为管理类专业和非管理类专业:

  管理类专业:包括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旅游管理等,要求考生具备本科学历并有3年及以上工作经验,或大专学历并有5年及以上工作经验,或已获硕士、博士学位并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

  非管理类专业:包括金融、法律、教育、计算机等,要求考生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学位,包括应届本科毕业生,或大专学历并有2年及以上工作经验。

  (三)报考流程

  网上报名:考生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按要求填写个人信息、报考院校及专业等,并缴纳报名费。报名费标准因省份而异,一般在100-200元之间。

  网上确认:考生按报考点要求提交材料,包括身份证、学历证书、工作证明等。部分省份还要求提供社保缴纳证明或户口本。审核通过后,考生获得考试资格。

  初试:考生按准考证上的时间和地点参加初试。初试成绩一般在次年2月公布,考生可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查询成绩。

  复试:初试成绩达到国家线及院校复试线的考生参加复试。复试成绩综合评定,包括专业课笔试、综合面试和英语口语测试。

  录取:院校根据初试和复试成绩择优录取。录取通知书一般在6月发放,考生按通知书要求办理入学手续,缴纳学费并注册学籍。

  课程学习与论文答辩:被录取考生入学后按规定学习课程并修满学分。完成课程学习后,考生需撰写论文并进行答辩。答辩通过后,院校授予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

  更多有关院校、专业及学制学费详情请查看: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6年在职研究生报考工作即将展开,对于计划深造的考生而言,关键是要结合个人学习能力、时间安排与发展目标,选择最适合的报考形式。如果基础相对薄弱但希望尽快投入学习、逐步提升,同等学力申硕以其“先学后考”的灵活模式,能够缓解备考压力;而如果更看重学历含金量与全日制同等效力,非全日制研究生则提供“严进严出”的双证路径,更适合追求综合认可的考生。不论选择何种方式,系统准备与持续投入都是成功的关键,建议考生提前关注报考时间与具体条件,并通过查阅官方招生简章全面掌握信息,为2026年的升学之路奠定坚实基础。

报名申请

全国仅300个名额

已有 3912321 人进行过测试
电话咨询 在线报名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