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作为中国心理学发源地,其心理学科在历次评估中均位居前列,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以下具体介绍下2026年北京师范大学应用心理硕士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项目定位与培养目标
应用心理硕士(MAP)是适应社会对心理学应用型高层次人才迫切需求而设立的专业学位项目。北师大MAP项目自2011年招生以来,已发展成为全国规模领先的应用心理人才培养基地,累计向社会输送逾两千名专业人才。项目紧扣“国家急需”与“社会需要”,创新性地构建了高质量应用心理人才培养模式,其教学成果荣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及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项目致力于培养具备扎实心理学理论基础、熟练运用专业技能、恪守职业伦理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强调问题解决的实效性与职业应用的专业化,融合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系统性心理学方案。
二、报考流程与招生方向
考生需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初试成绩达到复试分数线后方可参加复试,最终根据初试与复试加权总成绩进行择优录取。
初试科目:
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4英语(二)
③ 347心理学专业综合
复试内容:
综合能力笔试与专业面试(含英语能力考查)
2026年计划在北京校区招收“临床与咨询心理”方向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100名,将根据教学安排分为两个平行教学班。
三、录取原则与培养方式
录取工作坚持公平公正、择优选拔的原则,按考生总成绩(初试成绩+复试成绩)分方向进行排序,实行差额录取。总成绩相同者,按初试成绩高低确定最终录取顺序。具体实施细则以当年公布的复试方案为准。
录取类别为定向就业。定向培养研究生的人事档案及户口不转入学校,毕业后按协议规定回原定向单位工作。
四、学习方式与课程体系
2026年应用心理硕士采用非全日制学习模式,其中临床与咨询心理方向基本学制为三年。课程设置提供两种授课模式:
平日班:每周周一至周五安排2-3天集中授课
周末班:以周末两天集中授课为主,辅以晚间讲座或连续四天集中授课
培养过程涵盖三大核心模块:
系统化课程学习
课程教学融合名师讲授、专题工作坊、案例研讨、实证研究等多种形式,组建由学术带头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及国内外资深专家构成的师资团队。课程学习周期不少于一年。
立体化实习实践
构建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依托校内一流的心理咨询中心、大数据平台,以及校企共建实验室、海外实践基地等优质资源,开展专业实训与项目制实践。学生需完成不少于300小时的实习实践,并提交高质量的实习报告。
应用型学位论文
毕业论文选题强调应用价值,注重运用心理学理论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突出实践导向与创新意识,重点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五、学费标准与奖助体系
应用心理硕士具体学费标准以北师大研究生招生网公布为准。
心理学部为应用心理专硕学生设立百万级奖助体系,包括:
学业奖学金(覆盖90%在校生)
各类专项奖学金
优秀毕业生奖学金
国际交流奖学金
厚粲、崇德、宏生等命名奖学金
学生还可申请学部设立的“三助”岗位。需要注意的是,非全日制研究生不享受学校提供的新生奖学金及国家助学金。
北师大MAP项目通过创新的培养模式和丰富的实践资源,为社会培养了一批批具有高度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心理学人才,在心理健康服务、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