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同等学力 在职硕士 在职博士 双证硕士 MBA 招生动态 报考常识 考试信息 政策法规 招生院校 招生专业 MBA联考 联系我们
欢迎你来到中国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15001148159
中国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院校库>中国人民大学>招生信息>中国人民大学2026年非全日制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中国人民大学2026年非全日制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作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的重镇,始终肩负着"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崇高使命。2026年,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深化在职研究生教育改革,计划招收包括非全日制研究生在内的各类硕士研究生4800余名,依托其在国内独树一帜的学科体系,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培养具备坚定政治立场、扎实理论功底和卓越实践能力的复合型领军人才。毕业生将获得国家认可的硕士学位证书和硕士学历证书(非全日制),与全日制证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为学员在公共管理、经济建设、法律服务等领域的职业发展提供权威背书。

  一、 精准的招生政策:规范录取与政策倾斜并重

  中国人民大学2026年在职研究生的招生工作严格遵循国家招生政策,在保证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凸显对国家战略需求的重点响应。

  1. 稳定的招生规模与动态调节机制

  2026年,中国人民大学预计招收硕士研究生4800余人(最终以教育部下达计划为准),招生规模保持稳定。在录取环节,学校坚持"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并保留根据各专业(方向)生源质量对招生计划进行动态调整的权利,以实现教育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2. 特色专项计划与多元选拔通道

  为服务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人大设立了极具特色的"双一流"建设专项计划。同时,严格执行"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计划"等国家专项政策,为特定领域和地区定向培养高层次后备力量。此外,部分专业学位项目开设"单独考试"通道,为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业务骨干提供个性化选拔方案。

  二、 顶尖的学科专业:人文社科旗舰,经管法政标杆

  中国人民大学以其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独树一帜"的领先地位,为在职研究生教育提供了无与伦比的学科环境。

  1. A+学科集群,彰显旗舰实力

  在教育部全国学科评估中,中国人民大学的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9个一级学科获评A+等级,位居全国榜首。这一强大的A+学科集群,构成了其在职研究生教育的核心优势,吸引着全国范围内希望在经济、法律、公共管理、新闻等领域深造的职场精英。

  2. 经管法政王牌,直指行业核心

  经济学与商学:依托国内顶尖的经济学院、商学院、财政金融学院,开设金融、税务、国际商务、资产评估等非全日制专业硕士项目,培养精通现代经济理论与实务的高端人才。

  法学:法学院作为中国法学教育的"工作母机",其法律(法学)、法律(非法学)非全日制硕士项目,旨在培养德法兼修的高层次法治人才。

  公共管理:公共管理学院开设的MPA项目久负盛名,聚焦公共政策、行政管理、城市管理等方向,是培养领导干部和公共管理精英的摇篮。

  3. 前沿交叉方向,回应时代命题

  面对数字化、全球化的新挑战,人大在职研究生项目积极设置前沿交叉方向。如在新闻与传播硕士项目下开设"数字传播与治理"方向;在公共管理硕士项目下强化"智慧城市管理"、"应急管理"等模块;在工商管理硕士(MBA)项目中突出"数字经济与智能制造"、"可持续发展与ESG"等特色方向,确保教学内容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

  三、 明晰的报考与培养体系:严谨规范,务实灵活

  中国人民大学为在职研究生设计了标准化的报考流程与注重实效的培养方案,确保学习与工作相辅相成。

  1. 规范化报考流程

  考生需在每年10月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进行报名,并在12月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初试)。考试科目因专业而异:

  报考公共管理硕士(MPA)、工商管理硕士(MBA)等管理类专业的考生,笔试科目为《199管理类综合能力》和《204英语(二)》。

  报考法律(非法学)等专业的考生,则需参加专业基础课(如法硕专业基础)和综合课(如法硕综合)的考试。

  2. 实战化培养模式

  录取后,学员将采用非全日制学习方式,课程通常安排在周末或每学期集中数次授课。学校充分发挥北京中关村校区和通州新校区的区位优势,为学员提供优质的学习环境。学制一般为2-3年,实行学分制。学员在修满规定学分、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后,可获得中国人民大学颁发的硕士学历与学位证书。

  中国人民大学2026年在职研究生项目,凭借其精准的招生政策、顶尖的学科实力、前沿的专业方向以及严谨务实的培养体系,为有志于在人文社科、经管法政领域实现突破的职场人士提供了顶级深造平台。选择人大在职研究生,意味着选择了与学术大师和业界精英同行的机会,意味着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锤炼解决复杂中国问题的能力。这里是培养"国民表率、社会栋梁"的沃土,是助力学员在新时代征程中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的高端阶梯。建议意向考生提前关注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做好备考规划,携手人大,共谱职业生涯新华章。

上一篇:北京理工大学2026年非全日制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华北电力在职研究生报考专业

报名申请

最新资讯More

猜你喜欢

电话咨询 在线报名 在线咨询